牡丹灯记阅读体会
选修东南大学人文课<<中国古典小说名著导读>>的各位就不要照抄了, 老师是会认真读文章的. 我这篇阅读体会凑巧得了满分, 这门课也是我大学唯一的一门满分课程. 每次重新回去读, 依然体会颇多.
阅读体会
  本次的人文课, 古典名著中, 老师选择了中国的第一部禁书(<<剪灯新话>>), 也在一直强调600年前的老先生讲解这本书是如何的灿烂潇洒, 我们今天学习这本书是在阅读前人留下的宝库. 对于身在理工科的我们, 自然很难体会到其中之意. 不过暂且先跟着老师一起读吧, 也许会有所收获.
  这本书中,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<<牡丹灯记>>, 在课堂上, 老师首先花了一节课讲了小说的大概内容, 而后还花了一节课播放了<<怪谈百物语>>中的<<牡丹灯笼>>, 这部小说给人留下的就不止是印象了, 还有更深的人物体会. 抛开小说的短小不说, 其中令人思考的点却很多. 下面是照我的理解来看, 可能对于人物的性格以及故事内涵会有所偏差, 但是总要写一点东西出来的, 要不然, 不论是对我自己, 还是对老师都不好交代.
  其中, 小说以乔生的艳遇开头, 这乔生很早丧偶, 每日只能倚门无所事事, 恰巧在正月十五偶遇美女, 便也尾随而去, 作为男生, 乔生的行为无可厚非. 但是随后的事情就令人很不解了, 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, 一见钟情就手牵手回家, 进展似乎是神速, 在没有聊天软件, 并且有许多条框限制的古代, 这一点却也十分可疑. 如果说古代与现代的男人是一样的, 都是下半身生物, 精虫上脑, 也许还可以理解. 你说你一个男生, 大半夜领一个女人回家, 仅凭一面之词, 便相信了她, 并与她相恋缠绵了十多天. 作为乔生的艳遇, 这是件十分成功的猎艳, 而乔生作为一个男人, 有十多天的时间, 却不假思索, 这是失败的体现. 乔生的问题不止在于此.
  而后, 乔生的邻居看不下去了, 准确的说是听不下去了, 一个妻子死掉的人, 每晚还发出莫名的声音, 总会令人有所怀疑. 这里的邻居扮演了一个”好人”的形象, 凿壁偷光的知识被他活学活用, 幸好当时的墙壁不厚, 要不乔生的生命会结束的更快吧. 通读全文才发现, 邻居在这里是本文的线索人物, 凿壁偷光是他, 指点乔生去湘西了解实情是他, 发现乔生尸体的也是他, 怎么这么巧呢. 文中没有明说, 说真的, 我认为去问魏法师, 找铁冠道人的也还是他, 热心是好, 可是这邻居也太好了, 太模范了. 古人民风很淳朴, 和现在似乎很大不同.
  乔生的死亡是十分迅速的, 相拥进入了棺材, 乔生也一命呜呼. 这里, 我想, 符丽卿是喜欢乔生的, 她与乔生在一起的十几天可能真的爱上了他, 要不也不会拉他一起共赴黄泉. 本身她也已经是死去的人, 为何不找个向潘安那样的美男子带走呢, 可以看出, 她已经对乔生有心, 而且在埋怨乔生听信道士的言论, 而将自己置于千里之外. 乔生呢, 这里并没有过多描述, 作者也没有说乔生当时是否反抗了. 不过, 基本作为无产阶级的乔生, 面对美女的邀请, 同时夹杂着酒精的作用, 反抗的几率并不大. 虽是死去, 但也与美女每日相聚, 只羡鸳鸯不羡仙, 作为男生, 乔生的生活是令人羡慕的, 乔生的觉悟也是令人敬佩的. 还好与风险相伴的回报是值得的, 乔生在死后也仍旧很快乐. 这里, 小说中描述的很令人向往:”月黑之宵,往往见生与女携手同行,一丫鬟挑双头壮丹灯前导”, 如果不看后半句的话. 做人很累, 向乔生一样做鬼就好了, 每日有人陪伴, 似乎也很圆满. 不过, 这是建立在乔生是”无产阶级”的情况下, 孑然一身, 形影相吊, 活着还不如死去, 不论是作为古代还是现代, 我想, 像乔生一样的人也绝不占少数, 每天过着不咸不淡的生活的人, 占了相当一部分的比例, 如果没有身上的车与房的重担, 真的成为了”无产阶级”, 那么, 活着与死去基本也不差什么了, 有美女相伴的死去, 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希望. 当然, 我暂时不是这样想的, 因为我还不是”无产阶级”, 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做,如果像乔生那样死去, 那么身上的担子是不会有人来分担的, 就让我暂时当社会的奴隶, 哪一天将事情忙完, 或许也能安心的赴死了.
  文章到这里, 我想已经很好了, 如果没有梦想, 活着和死去是没有什么区别的, 不过, 作者并没有打算结束, 而是, 因为乔生与符丽卿虽然结伴快乐了, 可是带给了周围人许多困扰, “遇之者辄得重疾,寒热交作” 文章如是说. 这里, 我还是有疑问的, 到底是乔生与符丽卿在为鬼作祟, 还是人们的嫉妒之心太重, 容不得别人的解脱. 我想厉鬼也是有的, 可是放在乔生与符丽卿这边, 似乎不太合适. 他们为什么要对遇见的人施以毒手, 明明两个人自得其乐, 怎会对他人有怨恨. 因此, 我在这边的理解偏向于后者, 我认为是遇到乔生与符丽卿的群众惧怕他们是鬼, 同时又在羡慕他们, 才会遭受大病, 嫉妒是件很可怕的事. 所以后面才有”荐以功德,祭以牢醴,庶获痊可”, 这也不是平白无故病痛会好, 总要将自己的嫉妒之心消除方可.
  而后,群众也没有纠结自身原因, 被鬼怪作祟, 总要找一些特别的方式将鬼怪驱赶, 于是有了魏法师和铁冠道人, 这两个人物的存在也成为了文章话题的延续, 有鬼怪的地方就有驱赶鬼怪的人, 阴阳总是在统一的, 不是吗? 文中关于铁冠道人的驱鬼做了很华丽的描写. 什么”结方丈之坛,踞席端坐,书符焚之”, 这里,我相信铁冠道人真的有驱鬼的能力, 毕竟, 那些, 神兵是通过画符得来, 小说如此, 总要有力量与鬼怪抗衡. 驱鬼的过程是很成功的, “枷锁押女与生并金莲俱到,鞭菙挥扑,流血淋漓”, 有一种鲜血直流的感觉, 屈打成招也不过如此, 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, 抓到特殊的人物, 总要让他吃点苦头才行, 对于被认定为”祸患”的三个人, 被鞭打也是不足惜的, 这里的众人也许在暗暗叫好, 毕竟那可是使自己吃过苦头的人, 不管是不是真的因为他们. 智子疑邻, 越看你越像那个伤害自己的人,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, 尚未定性的错误被扣在了一些人的头上, 而这些人还需要被敌视, 被鞭打, 鲜血淋漓也好, 屈打成招也好, 不需辩解, 只要招供即可, 供书毫无意义, 我们只看到了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, 听到了我们想要听到的结果. 按当代的话说, 政府机构还不够完善, 一点程序也不走, 形式单一的审问方式, 不错, 令人感慨悲愤.
  结局不全是令人满意的, 鬼怪被驱走了, 大家本该皆大欢喜, 想要感谢道人与法师, 却发现道人已经不在, 法师已经变哑. 如果我是当时的群众, 我的内心一定是这样的: 明明法师与道人都是为民做主, 怎么一个消失不见, 一个变哑. 大家的内心一定是同情道人与法师的.因为自己在危难之中, 是他们二人指明道路, 排除了险阻. 或许还为两人的事故感到遗憾. 这里, 为民除害, 为名做主是好事, 我更想说, 首先这个民是良民还是刁民, 这其中的结果就要差许多, 民众的言语与论断是改变社会导向的一大力量, 如果人民是正确的论断还好, 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是有问题的呢, 人民怎么为自己的行为负责.
  这里我想到了一部日剧<< Legal High >>, 在第二部中, 被称为”世纪恶女”的人进入了监狱, 大家人人喊打, 证据不够也可以判罪, 证据不够也能执行死刑. 司法的力量在这里是得到了很好的体现, 我们的社会决不能被人民的言论所左右, 不论言论是对与否, 我们应该寻求更广泛的力量, 像是被写成书, 被深入研究的那些法律条文. 法律是错的有什么关系, 那么我们就去改啊, 但也决不能因为人民当时对一件事的意见就改变法律倾向. 更不能因为大部分群众的妒忌, 就将一件事情由白变黑.
  道人与法师的事故也许是有原因的, 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世界中, 也就是一般小说的世界, 我更愿意相信, 是他们二人做了错事才会遭此惩罚, 错就错在轻信人多的一方, 而忽视了少数人拥有的辩解的权利, 这样的惩罚也是合乎逻辑的.
  而后的电视剧<<怪谈百物语>>中的<<牡丹灯笼>>将故事做了一些改编, 改编的结果导师很好, 将原有的故事做了很好的扩充, 同时人物的形象也更加丰满, 故事的不是突然的出现, 主人公在前世就互相熟悉, 可惜因为男主的死去却无法结伴生活. 而后的世界中, 两人因为阶级的差异, 虽有很深的情谊, 却因为女方父亲的阻隔而无法实现心愿. 故事的情节更加完整, 男女主角的爱情得到了很好的体现, 同时, 在剧中的道人形象也不全是一心除魔的死板人物, 而是变为了体会男女主角情谊的人, 虽然他明白人鬼殊途, 但是在两人的爱情面前, 更多的是尊重和为他们二人的结合而感到高兴, 人情的一面借由道人的行动体现出来了, 这也是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.
  我也看过不少的日本电视剧作品, 日本的电视剧作品能将人物接近生活的一面描述的十分细腻, 这是我喜欢看日剧的一个原因.在这过程中, 我们的情感可以得到很深的调动.
  <<牡丹灯记>> 的影响绝不仅在与中国, 传入了日本能有此改编, 不得不说起本身的价值是十分巨大的. 我们的文化中, 人心的体现是十分巧妙与精致的. 希望中国的文化能够更深入的发展, 这是以为工科生对与文化的敬佩与敬仰, 5000年的历史留下了如此多的瑰宝, 决不能因为我们的时代节奏的迅速而消失, 这也是学校设置人文课的目的吧, 是希望我们在辛苦的专业学习中不要放弃对于文化了理解与宣传.
附录:
牡丹灯记原文
方氏之据浙东也,每岁元夕,于明州张灯五夜,倾城士女,皆得纵观。至正庚子之岁,有乔生者,居镇明岭下,初丧其耦,鳏居无聊,不复出游,但倚门伫立而已。
十五夜,三更尽,游人渐稀,见一丫鬟,挑双头牡丹灯前导,一美人随后,约年十七八,红裙翠袖,婷婷嫋嫋,迤逦投西而去。生于月下视之,韶颜稚齿,真国色也。神魂飘荡,不能自抑,乃尾之而去,或先之,或后之。行数十步,女忽回顾而微哂曰:“初无桑中之期,乃有月下之遇,似非偶然也。”生即趋前揖之曰:“敝居咫尺,佳人可能回顾否?”女无难意,即呼丫鬟曰:“金蓬,可挑灯同往也。”于是金莲复回。生与女携手至家,极其欢昵,自以为巫山洛浦之遇,不是过也。生问其姓名居址,女曰:“姓符,丽卿其字,漱芳其名,故奉化州判女也。先人既殁,家事零替,既无弟兄,仍鲜族党,止妾一身,遂与金莲侨居湖西耳。”生留之宿,态度妖妍,词气婉媚,低帏昵枕,甚极欢爱。天明,辞别而去,暮则又至。
如是者将半月,邻翁疑焉,穴壁窥之,则见一粉骷髏与生并坐于灯下,大骇。明旦,詰之,秘不肯言。邻翁曰:“嘻!子祸矣!人乃至盛之纯阳,鬼乃幽阴之邪秽。今子与幽阴之魅同处而不知,邪秽之物共宿而不悟,一旦真元耗尽,灾眚来临,惜乎以青春之年,而遂为黄壤之容也,可不悲夫!”生始惊惧,备述厥由。邻翁曰:“彼言侨居湖西,当往物色之,则可知矣。”生如其教,径投月湖之西,往来于长堤之上、高桥之下,访于居人,询于过客,并言无有。日将夕矣,乃入湖心寺少憩,行遍东廊,复转西廊,廊尽处得一暗室,则有旅榇,白纸题其上曰:“故奉化符州判女丽卿之柩。”柩前悬一双头牡丹灯,灯下立一明器婢子,背上有二字曰金莲。生见之,毛发尽竖,寒栗遍体,奔走出寺,不敢回顾。是夜借宿邻翁之家,忧怖之色可掬。邻翁曰:“玄妙观魏法师,故开府王真人弟子,符箓为当今第一,汝宜急往求焉。”明旦,生诣观内。法师望见其至,惊曰:“妖气甚浓,何为来此?”生拜于座下,具述其事。法师以朱符二道授之,令其—置于门,一置于榻,仍戒不得再往湖心寺。生受符而归,如法安顿,自此果不来矣。
一月有余,往衮绣桥访友。留饮至醉,都忘法师之戒,径取湖心寺路以回。将及寺门,则见金莲迎拜于前曰:“娘子久待,何一向薄情如是!”遂与生俱入西廊,直抵室中。女宛然在坐,数之曰:“妾与君素非相识,偶于灯下一见,感君之意,遂以全体事君,暮往朝来,于君不薄。奈何信妖道士之言,遽生疑惑,便欲永绝?薄幸如是,妾恨君深矣!今幸得见,岂能相舍?”即握生手,至柩前,柩忽自开,拥之同入,随即闭矣,生遂死于柩中。邻翁怪其不归,远近寻问,及至寺中停柩之室,见生之衣裾微露于柩外,请于寺僧而发之,死已久矣,与女之尸俯仰卧于内,女貌如生焉。寺僧叹曰:“此奉化州判符君之女也,死时年十七,权厝于此,举家赴北,竟绝音耗,至今十二年矣。不意作怪如是!”遂以尸柩及生殡于西门之外。
自后云阴之昼,月黑之宵,往往见生与女携手同行,一丫鬟挑双头壮丹灯前导,遇之者辄得重疾,寒热交作;荐以功德,祭以牢醴,庶获痊可,杏则不起矣。居人大惧,竞往玄妙观谒魏法师而诉焉。法师曰:“吾之符箓,止能治其未然,今祟成矣,非吾之所知也。闻有铁冠道人者,居四明山顶,考劾鬼神,法术灵验,汝辈宜往求之。”众遂至山,攀缘藤草,蓦越溪涧,直上绝顶,果有草庵一所,道人凭几而坐,方看童子调鹤。众罗拜庵下,告以来故。道人曰:“山林隐士,旦暮且死,乌有奇术!君辈过听矣。”拒之甚严。众曰:“某本不知,盖玄妙魏师所指教耳。”始释然曰:“老夫不下山已六十年,小子饶舌,烦吾一行。”即与童子下山,步履轻捷,径至西门外,结方丈之坛,踞席端坐,书符焚之。忽见符吏数辈,黄巾锦祆,金甲雕戈,皆长丈余,屹立坛下,鞠躬请命,貌甚虔肃。道人曰:“此间有邪祟为祸,惊扰生民,妆辈岂不知耶?宜疾驱之至。”受命而往,不移时,以枷锁押女与生并金莲俱到,鞭菙挥扑,流血淋漓。道人呵责良久,令其供状。将吏以纸笔授之,遂各供数百言。今录其略于此。
乔生供曰:
伏念某丧室鳏居,倚门独立,犯在色之戒,动多欲之求。不能效孙生见两头蛇而决断,乃致如郑子运九尾狐而爱怜。事既莫追,侮将奚及!
符女供曰:
伏念某青年弃世,白昼无邻,六魄虽离,一灵未混。灯前月下,逢五百年欢喜冤家;世上民间,作千万人风流话本。迷不知返,罪安可逃!
金莲供曰:
伏念某杀青为骨,染素成胎,坟垅埋藏,是谁作俑而用?面目机发,比人具体而微。既有名字之称,可乏精灵之异!因而得计,岂敢为妖!
供毕,将吏取呈。道人以巨笔判曰:
盖闻大禹铸鼎,而神奸鬼秘莫得逃其形;温峤燃犀,而水府龙宫俱得现其状。惟幽明之异趣,乃诡怪之多端。遇之者不利于人,遭之者有害于物。故大厉入门而晋景殁,妖豕啼野而齐裹殂。降祸为妖,兴灾作孽。是以九天设斩邪之使,十地列罚恶之司,使魑魅魍魉,无以容其奸,夜叉罗刹,不得肆其暴。矧此清平之世,坦荡之时,而乃变幻形躯,依附草木,天阴雨湿之夜,月落参横之晨,啸于梁而有声,窥其室而无睹,蝇营狗苟,牛狠狼贪,疾如飘风,烈若猛火。乔家子生犹不悟,死何恤焉。符氏女死尚贪淫,生可知矣!况金莲之怪诞,假明器而矫诬。惑世诬民,违条犯法。狐绥绥而有荡,鹑奔奔而无良。恶贯已盈,罪名不宥。陷人坑从今填满,迷魂阵自此打开。烧毁双明之灯,押赴九幽之狱。
判词已具,主者奉行急急如律令。即见三人悲啼踯躅,为将吏驱捽而去。道人拂袖入山。明日,众往谢之,不复可见,止有草庵存焉。急往玄妙观访魏法师而审之,则病瘖不能言矣。
LICENSE:
Copyright © 2016 corvo. 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用途. 转载请注明出处.